書
書
書
書
書
書!"#!"#!$$$$%!"#!!&%$'!($$)
$%&'()*+,-./012%
&!$($!($$)3456789:;<=>?@'()*+,)-./
0(),1,)-2,3+/31)34
05(*(+/,6(78/2)3+253.4(-/85(/135
8+7(5
9538+7)3-.4,+(($$):!!:$(AB($$):!(:$!CD*E+,-.FGHIJKAB8 7
前 言 本標準由中國煤炭工業(yè)協(xié)會提出。本標準由全國安全生產(chǎn)標準化技術(shù)委員會煤礦安全分技術(shù)委員會歸口。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: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。本標準主要起草人:李德文、王樹德、隋金君、張設計、胥奎、王自亮。9 7犃
犙1020—2006
煤礦井下粉塵綜合防治技術(shù)規(guī)范1 范圍本標準規(guī)定了煤礦井下作業(yè)場所粉塵綜合防治技術(shù)的總體要求和粉塵治理、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
及粉塵檢測方法。本標準適用于煤礦井下作業(yè)場所粉塵的綜合防治。2 規(guī)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條款,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隨后所有的
修改單(不包括勘誤的內(nèi)容)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,然而鼓勵根據(jù)本標準達成協(xié)議的各方研究是
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。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。GB5748 作業(yè)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方法MT78 煤塵爆炸性鑒定方法MT157 煤礦用隔爆水槽和隔爆水袋通用技術(shù)條件MT159 礦用除塵器MT/T240 煤礦降塵用噴嘴通用技術(shù)條件MT422 煤礦粉塵粒度分布測定方法(質(zhì)量法)MT/T441 巷道掘進混合式通風技術(shù)規(guī)范MT501 長鉆孔煤層注水方法MT694 煤礦用自動隔爆裝置通用技術(shù)條件
煤礦安全規(guī)程(2004年版)3 總體要求3.1 采煤工作面應采取粉塵綜合治理措施,落煤時產(chǎn)塵點下風側(cè)10m~15m處總粉塵降塵效率應大
于或等于85%;支護時產(chǎn)塵點下風側(cè)10m~15m處總粉塵降塵效率應大于或等于75%;放頂煤時產(chǎn)塵
點下風側(cè)10m~15m處總粉塵降塵效率應大于或等于75%;回風巷距工作面10m~15m處的總粉塵
降塵效率應大于或等于75%。3.2 掘進工作面應采取粉塵綜合治理措施,高瓦斯、突出礦井的掘進機司機工作地點和機組后回風側(cè)
總粉塵降塵效率應大于或等于85%,呼吸性粉塵降塵效率應大于或等于70%;其他礦井的掘進機司機
工作地點和機組后回風側(cè)總粉塵降塵效率應大于或等于90%,呼吸性粉塵降塵效率應大于或等于75%;鉆眼工作地點的總粉塵降塵效率應大于或等于85%,呼吸性粉塵降塵效率應大于或等于80%;放
炮15min后工作地點的總粉塵降塵效率應大于或等于95%,呼吸性粉塵降塵效率應大于或等于80%。3.3 錨噴作業(yè)應采取粉塵綜合治理措施,作業(yè)人員工作地點總粉塵降塵效率應大于或等于85%。3.4 井下煤倉放煤口、溜煤眼放煤口、轉(zhuǎn)載及運輸環(huán)節(jié)應采取粉塵綜合治理措施,總粉塵降塵效率應大
于或等于85%。3.5 煤礦井下所使用的防、降塵裝置和設備必須符合國家及行業(yè)相關(guān)標準的要求,并保證其正常運行。3.6 個體防護:作業(yè)人員必須佩戴個體防塵用具。4 粉塵治理4.1 礦井必須建立完善的符合以下要求的防塵供水系統(tǒng):0 8犃
犙1020—2006
4.1.1 永久性防塵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m3,且貯水量不得小于井下連續(xù)2h的用水量,并設有備用
水池,其容量不得小于永久性防塵水池的一半。4.1.2 防塵用水管路應鋪設到所有能產(chǎn)生粉塵和沉積粉塵的地點,并且在需要用水沖洗和噴霧的巷道
內(nèi),每隔100m或50m安設一個三通及閥門。4.1.3 防塵用水系統(tǒng)中,必須安裝水質(zhì)過濾裝置,保證水的清潔,水中懸浮物的含量不得超過150m
g/L,粒徑不大于0.3mm,水的pH值應在6.0~9.5范圍內(nèi)。4.2 井下所有煤倉和溜煤眼都應保持一定的存煤,不得放空;有涌水的煤倉和溜煤眼可以放空,但放空
后放煤口閘板必須關(guān)閉,并設置引水管。4.3 對產(chǎn)生煤(巖)塵的地點應采取防塵措施4.3.1 掘進井巷和硐室時,必須采取濕式鉆眼、沖洗井壁巷幫、水炮泥、爆破噴霧、裝巖(煤)灑水和凈化
風流等綜合防塵措施。凍結(jié)法鑿井和在遇水膨脹的巖層中掘進不能采用濕式鉆眼時,可采用干式鉆眼,但必須采取捕塵
措施。4.3.2 采煤工作面應有由國家認定的機構(gòu)提供的煤層可注性鑒定報告,并應對可注水煤層采取注水防
塵措施。4.3.3 炮采工作面應采取濕式鉆眼法,使用水炮泥;爆破前、后應沖洗煤壁,爆破時應噴霧降塵,出煤時
灑水。4.3.4 液壓支架和放頂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,必須安裝噴霧裝置,降柱、移架或放煤時同步噴霧。破
碎機必須安裝防塵罩和噴霧裝置或除塵器。采煤機必須安裝內(nèi)、外噴霧裝置。無水或噴霧裝置損壞時必須停機。掘進機作業(yè)時,應使用內(nèi)、外噴霧裝置和除塵器構(gòu)成綜合防塵系統(tǒng)。4.3.5 采煤工作面回風巷應安設至少兩道風流凈化水幕,并宜采用自動控制風流凈化水幕。4.3.6 井下煤倉放煤口、溜煤眼放煤口、輸送機轉(zhuǎn)載點和卸載點,都必須安設噴霧裝置或除塵器,作業(yè)
時進行噴霧降塵或
AQ 1020-2006 煤礦井下粉塵綜合防治技術(shù)規(guī)范